深化专创融合教育 打造 AI 时代双创人才培养新路径

发布者:彭巧胤发布时间:2025-03-28浏览次数:10

3 月,智能控制学院在工匠楼 3 楼实训基地正式启动工程师创新训练营,这标志着学校正式开启了以专创融合为核心,通过课程、文化、竞赛等多维度联动,探索 AI 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。这一举措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,旨在通过二级学院特色化建设,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
专创融合课程:构建技能与思维双培养体系

训练营以“双创思维+硬核技能为主线,构建了阶梯式课程体系。一方面,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,比如增设技术商业化案例分析”“工业场景创新设计等模块;另一方面,开设《创业之旅》《创意创新训练》等双创课程,实现从创意到产品的双创基础。学员们通过完成智能传感系统开发+商业模式路演”“工业物联网项目+创投模拟等任务,实现专业技术与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。多个学生团队在协作中完成了工业物联网应用”“AI 视觉检测装置等创新项目原型开发,展现出技术落地与创意融合的潜力。

 文化活动赋能:营造校园双创生态

学校高度重视双创文化建设,将其深度融入日常教育活动。除定期举办“创吧讲堂”“创业沙龙”等主题活动外,在创新创业成果展厅,不仅适时开展成果分享会展示学生优秀双创作品与项目进展,还会组织模拟路演活动。邀请双创专家、企业导师和创业校友在展厅分享前沿趋势与实践经验时,结合展厅实物案例讲解,更具直观感染力。各二级学院设置校企合作平台、企业导师辅导等,为学生提供技术咨询、项目孵化一站式服务,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双创生态。

 

学校统筹推进:打造专创融合教育体系

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,学校通过政策支持、资源倾斜等方式,推动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双创教育。智能控制学院作为试点单位,依托学校现有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和智能产教融合平台,以及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、省发改委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示范基地,率先探索“专业为基、创新为翼”的培养模式。下一步,学校将推广此类经验,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建设多个专创融合示范课程、跨学院双创实践平台,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创新项目。

工程师训练营的启动不仅搭建了双创教育的新载体,更开辟了培养智能时代复合型工程师的创新路径。智能控制学院的工程师训练营是学校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,旨在通过“阶梯式培养 + 项目实战机制,持续开展创新项目培育,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储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