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4日—3月10日,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昆益率队深入各二级学院开展专题调研,通过实地走访、座谈交流、项目辅导等形式,全面了解各学院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互联网+大赛)备赛情况,为参赛团队提供精准指导,助力师生打磨优质项目。
在调研过程中,李昆益院长认真听取了各学院备赛工作汇报,重点调研了各个学院的重点培育项目并听取了各二级学院备赛情况。他结合多年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及赛事评审标准,从项目选题、技术研发、商业模式、社会价值等多维度进行深度剖析,强调要立足学科优势,聚焦国家战略需求,鼓励师生团队将专业特色与新能源产业、人工智能、乡村振兴等热点领域深度融合。优秀项目既要展现技术创新性,更要注重解决真实社会痛点,建议加强与地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,用实际案例增强项目说服力。针对备赛中的共性问题,李昆益提出三点指导意见:一是构建“学科交叉+校企协同”的创新生态,依托我校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学院资源,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;二是建立种子项目-培育项目-重点项目的梯队培养机制,通过定期路演、专家问诊等方式持续优化;三是强化成果转化意识,提前布局专利申报和技术孵化。与此同时,各二级学院应立足于专业群,开展丰富的双创活动,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。会后,李昆益对各参赛项目进行了详尽的一对一指导。
据悉,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作为高等教育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双创赛事,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平台。创新创业学院将继续完善全程化、个性化指导服务体系,为师生参赛提供强力支撑,力争在新一届赛事中实现质量与数量的双提升,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敢闯会创的生力军。